
会员
汉英口译强化100篇
更新时间:2019-12-20 16:46:17 最新章节:第100篇 2009年李肇星新闻发布会
书籍简介
《汉英口译强化100篇》内容简介:口译考试是国内含金量最高的素质英语考试之一,试题难度大,题量多,通过率控制严格,其证书也就有了很高的可信度。目前,国内比较被认可的口译考试有教育部的全国翻译考试;人事部的翻译考试;上海口译考试。口译考试包括汉译英和英译汉,内容上跨越了科技、经贸、旅游、城市发展、时事新闻、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考查学生对地道英文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同时拓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视野。因为一次性通过口译考试意味着巨大挑战,学生在复习口译教材和参加培训的基础上就需要大量的训练。由于此类图书在市场上极为紧缺,北京外国语大学口译培训始于2000年,口译专家、教授在教授口译的同时,花了大量时间进行题型细分、考试趋势分析、资料收集筛选、难度评估讨论等工作。由于口译考试除了教材的知识点以外,没有完整的考试大纲知识汇编,考题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因而大量实战学习是必经之路,考生需要大大扩充练习量,以提高应试技能,这也意味着这三本强化训练会发挥巨大的助考作用。考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安排进度,磨练口译的节奏、质量和熟练度,在考前做到胸有成竹。当然,学习口译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读者除了把这三本强化训练用作应试训练外,还可以把其中的内容作为重要的英语学习资料,积累词汇和重要知识点,分析长难句。增加新闻听说机会。苦练听、说、读、写、译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实现职场飞跃。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0-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刊登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等,以期推动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本书为第12辑,收录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西域历史、语言研究的15篇文章。社科18.1万字
- 会员本书在先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考察者提供的录文,运用文献语言学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其语言特征和时代背景,对《希纳乌苏碑》《塔里亚特碑》《铁兹碑》等鄂尔浑文回鹘碑铭进行较为科学的转写和再译,并对其内容进行了翔实的语文学注释,探讨碑文所涉及的回鹘汗国历史地理、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社会变迁。社科22.6万字
- 会员“吟诵”是以一定的韵律和节奏等音乐手段来表现诗文情思和意境的有感情的读书方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吟诵和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吟诵的音乐性使得中国深奥枯燥难懂的经典诗书,变得悦目娱心、活力十足。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代代相传的中华吟诵受到了很大冲击,日渐式微,近乎绝学,基本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吟诵艺术开始从衰落走向濒临灭绝。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发扬、提社科28.7万字
- 会员本书共收录10篇研究专论、2篇书评及1篇讲座纪要,包括《反思五四白话文的理论、实践,及其历史意义》《讲杜兴绘画:试论五山时期杜甫忠君形象之再定义与固化》《罗依果与中国学者的通信》等,体现了国内外汉学界在中国文学、文献、历史、中西交流等传统人文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社科27.6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确立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现象的存在,揭示其来源和发展演变及艺术特色。第一章首先探讨春秋时期语体文学来源包括宗教神谕等四个方面。其次介绍了春秋时期人们对语言的信仰和形成的理论。第二章介绍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揭示春秋时期城邦社会的特点,民本环境,思想背景,尚文风气,及城邦时代语言意义的凸显,以及当时哲学、历史、文学、科技方面的发展情况。语体文学繁荣的表现为语体分类体式的确立,主要有事语社科22.2万字
- 会员现代人称代词大量进入现代诗歌,多方位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传播与形式特征,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区别于古代诗歌的一个突出标志。该著从考察汉语诗歌人称代词的历史演变、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的历史语境入手,系统地探讨了现代诗歌人称代词入诗的基本特性、形态功能、生成机制,阐释了现代人称代词大量入诗与现代诗歌形式变革的关系。人称代词在现代诗歌中不同语法功能上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诗歌表达策略的多样化。现代人称代社科16.7万字